其他
书香盛宴落幕,一切为了人与书的相遇
▼点击关注,新疆官方微信公众号▼
在多元化阅读时代,在点点手机新书就能送上门的时代,为什么一场线下阅读大会和书展那么隆重、有那么多人期待?当我们跟随人流走进那片书香氤氲,我们到底在看什么?
首届新疆全民阅读大会暨2024新疆书展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在多元化阅读时代,在点点手机新书就能送上门的时代,为什么一场线下阅读大会和书展那么隆重、有那么多人期待?当我们跟随人流走进那片书香氤氲,我们到底在看什么?
聆听时代的脚步。书展现场集中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在中华大地的系统性、整体性的精彩蝶变,那些具有鲜明时代印记、反映火热生活和社会变迁的好书,会让砥砺前行的我们拥有更多信心与力量,让视野更开阔、思想更深邃。
理解脚下的土地。新疆展区里,关于丝路文化、兵团精神、新疆艺术等方面的一大批精品图书,让我们读懂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脉络,读懂中华民族的历史,明白自己从哪儿来,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这里。
遇见另一个自己。来自全国各地330多家出版发行单位、4.4万种出版物精彩亮相,多元化表达。逛书展宛如在生机勃勃的思想之林中慢慢走、细细看,领略满园春色,和园丁讨论土壤、阳光和雨露,找到灵魂契合的同伴,找到情感的同频共振。
比如,追溯经典作品的来龙去脉。每一种经典都经过时间的打磨、阅历的沉淀。
书展期间,茅盾文学奖得主刘亮程与读者互动。
在书展上,我们有机会听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亮程分享在新疆创作的感受,他建议,“新疆的读者先读好写新疆的书,知道家乡的民俗风情,知道脚下的土地,才能知道天下的广阔。”听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以迄今发现最早记载了“中国”二字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为切入口,娓娓讲述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发展;听学者陈福民讲述《北纬四十度》如何以北纬四十度地理带为纬,绘制出一幅千古江山图……
从新书首发到主题讲座、嘉宾访谈,经典背后的故事会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经典和经典产生的时代。
比如,见证本土作家的不断成长。
本届书展上,有不少本土作家亮相,源自新疆这片热土的优秀作品被更多读者看到、了解、关注。
在南疆城镇人家,随处可见用苹果木做的学步车,用白杨木做的擀面杖,用桑木做的洗手壶,用榆木做的廊檐栏杆花柱……90后作家蔡淼携带新作《南疆木器》亮相,150种木器展示出了南疆器物之美和生活在那方水土上的人们的生存艺术、智慧结晶。
大会现场,何建明、郭文斌、熊红久等名家分享创作的酸甜苦辣,朱玛克·卡德尔签售《英雄玛纳斯》,新疆导演库尔班江·赛买提携系列图书《疆·来》《我从新疆来》与读者见面……通过书展,更多新书好书在我们身边“出圈”。
比如,感受书香家庭的精神力量。
本次阅读大会评出了来自全疆各地的21个书香家庭,他们对于阅读的那份热爱与赤诚,令人触动。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阅读已不仅仅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家风传统,全民阅读已经连续11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截至目前,全疆共有各级公共图书馆111个,分馆1018个,文化大院示范点598个,新疆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152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值2%。这些公共文化场所通过经典诵读比赛、读书会、阅读分享会、节气节日年俗主题活动等,为读者提供有效的阅读空间和多元的读书形式。2023年,全疆各级公共图书馆共举办全民阅读系列推广活动9000余场,受众达372.6万人次。
而我们感受最深的,从来不是数据,而是书香绵延的日常——
是单位附近或小区门口常去的一家书店,以及111个公共图书馆、1018个分馆,598个文化大院示范点等各级各类图书场所构建的“十五分钟阅读圈”;
是遍布全疆各地的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民诗人创作交流中心……不仅补齐了书香社会建设的短板,也激发了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75岁的农民诗人托合提汗·瓦斯说,“读一本好书,就好比擦亮一根火柴,它会在你困顿疲惫的时候,帮你照亮脚下的路。”
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民间阅读组织:乌鲁木齐洋葱读书会、美丽心灵读书会、昌吉市墨点雅集公益读书会……有他们在,更多的书被人喜爱,更多的人相信:阅读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可以是推广人。
从北疆到南疆,从城市到乡镇,当书展和越来越多的阅读组织、越来越丰富的阅读活动、越来越人性化的阅读场所一起,融入天山南北,阅读理念深入人心,书香氛围日益浓厚,书香新疆未来可期。让我们携手续写“开卷有益”的新时代故事,用书香涵养文明中国。(文、图/刘萌萌)
往期精彩内容